在国内的朋友也许会注意到,今年下半年几次「断网风波」,来的尤其的凶狠——限制端口、白名单、流量特征,等等。
原因之一无非是,SS 协议本身没有明显的特征及漏洞,所以审查者只能一旦检测到不明流量,就干扰阻断整个网段线路,这样一来无论是不是用于 SS 的服务,都会受到影响。
原因之二,是现在过于泛滥的 SS 商业服务。SS 的配置过程非常方便、易于传播,足以让当局者引起警惕——毕竟当人人都知道「墙」且人人能轻易翻「墙」的时候,「墙」就自然倒塌了。
今天有一个朋友问,DUN.IM 对未来的网络情况的判断,会不会上白名单机制之类的。我只是回答——「有可能,但不必忧虑」。
在已有的协议还顺利运作,「墙」还未真正阻挡的情况下,是不太会有人,有动力、有压力、有条件再去造一个新轮子,或对已有技术进行针对改进的,更何况有能力且了解核心技术的人只有那么一小群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会迫使大家创造新的工具。其体现在,反审查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呈现一种阶段性、爆发式的过程。回忆一下,从最开始的 西厢计划 到 vpn 再到 SS,所有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
作为工具的使用者。期望拥有的是高可用性、快速的的自由网络,这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网络空间中的心理安全感——
这里的不安全来自一个久久未能加载的网络请求,越来越得寸进尺的隐私换便利的强迫,使人提心吊胆地猜测线路问题时的场景.…..
这也最终使得 DUN.IM 成立了小众的服务平台, DUN.IM 的服务不止是基于 SS 协议的,它是多样的〔OpenVPN、PAC 代理等〕,且仍在探索与发展中〔新协议 WireGuard〕。
相比于自己部署工具集群、网络调优,不如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然前提是你能分辨出哪些是「专业」的服务提供商〕。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