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将国家安全划分为五个层面,是的,所谓全方位的安全,需要从不同层面来考虑风险。
1、军事安全
新加坡的军费开支常年占 GDP 较高比例,在东南亚可以说拥有账面最强的军事力量。全民兵役制度,退伍后到一定岁数之前,每年还会召回训练一周左右(召回期间其工资收入由政府补贴给用人单位)。常备军数万人,预备役数十万人,武器装备基本上是美制最先进的型号,隐形战机 F35 也已经纳入采购清单。
但缺乏战略纵深是最大的短板。
所以新加坡奉行毒虾战略,既然无法阻止强大的邻国并吞自己,那么也要奋起反击让对手承担难以承受的伤害。即便失去本土,也要有孤注一掷的反击能力。
所以新加坡会保留多个海外训练基地,包括泰国,澳洲和中国台湾地区。
所以这里也解释一下,为什么新加坡长期在中国台湾地区保持军事合作,主要是保留丢掉大本营后的军事反击力量。
2、民事安全
这里指的是主要是灾难应急,反恐和重大灾害的响应能力。
新加坡的政府公益宣传,会特别强调全民反恐,比如看到可疑包裹及时上报。此外,反欺诈的公益广告也是非常常见,当然,网络欺诈是最近兴起的全世界的挑战。
此外,新加坡政府会要求开发商在每套房间务必要留一个非常坚固的安全屋,在地震等情况下用于避险,基本上生活中会被当作储藏间或工人房。
另外,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技术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如果你去滨海湾旅游会看到拦海大坝,拦海大坝把滨海湾新加坡河的出海口变成了内湖,成为重要的淡水储备资源。
在新加坡各地的储备仓里,还长期存留一定的食物和日用品储备,疫情紧张的时候新加坡民众也会抢购,每次政府都会出来保证,政府储备足以应对这些情况。事实上供给保障还是比较到位的。
相信疫情之后,口罩也会成为长期的战略储备之一。
3、经济安全
国家储备金制度,谨慎的财政计划。在疫情之前,政府每年的财政盈余都会计入国家储备金,那么疫情来的时候,才会支付天价的应急补贴。可以说,如果不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强力支撑,疫情期间即便是新航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会面临破产困境。
政府在产业格局上,也没有如香港一样全部金融空心化,新加坡的石油炼化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电子产业也曾经辉煌,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等领域也都有自己的产业能力。
在经济安全上,还有一点可能和从业者有关,虽然很多人认为新加坡是 web3.0 的圣地,但一些相关从业者比较后得出结论,新加坡金管局相对保守,一些条款对相关领域从业者并不十分友好,这也是赵长鹏远走迪拜的原因。
此外,在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金和企业家投资新加坡这件事上,政府也一直是非常卖力的。
4、社区安全
新加坡建国伊始,危害社会安全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也频繁因此出现骚乱事件,甚至流血事件。
所以后来有很多被人褒贬不一的政策,也是因此而生,比如强制全民英语教育,比如所有公办小学必须按照人口种族比例录取学生,比如所有组屋必须按照人口种族比例分配住户。政府强制要求所有种族的人必须讲同一种语言,住在同一个环境,接受同样的教育。
种族平等,宗教自由,是新加坡立国以来最大的考验。
此外,社区安全也包括邻里守望互助,老年人关爱,节假日活动,义工组织等等。
新加坡的义工制度是非常强大的。
对于新移民的人群而言,积极参与义工可以作为获得身份的加分选项。
而对于本土居民来说,小学入学的流程里,义工子女是有一定优选权的。(学区+义工,也不代表能稳进,但是会增加一次抽签机会)
所以,新加坡的义工,从来不缺报名者,甚至很多地方,报名义工是要排队等额度的。
新加坡的公益广告里,社区守望相助是很常见的主题,再加上全民兵役的基础,那么一个现象就是,新加坡街头一旦出现暴力犯罪或其他风险情况,你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路人都会积极介入制止,以及参与救助。
种族和谐,守望相助,是社区安全的基本核心。
5、心理安全
新加坡非常强调心理防卫的建设,所谓心理防卫,并不是如我们所设想的,日常宣传中如何强调新加坡多么安全,强调和谐社会的美好,恰恰相反,新加坡经常会强调风险教育。
比如,在极端宗教组织恐怖袭击肆虐全球的时候,新加坡政府会说,我们面临的不是会不会遭受恐怖袭击的话题,而是什么时候会遭受恐怖袭击的话题,如果在疫情前有人来新加坡旅游,很可能会在新加坡地铁上看到面对恐怖袭击的公益广告。你坐在地铁上,看广告片里,地铁列车被炸掉,不知道有没有人经历过这个惊悚时刻。
为什么政府会这么做,会引导公众,如果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展开自救和救助身边的人。以及危险常伴左右,如何提高警惕,保持警觉。
比如,在新加坡疫情防御尚有成效的时刻,政府就会出来不断提醒,如果有一天发现阻止疫情徒劳无功,会考虑实现共存,是的,政府实际上很早就给公众这个概念。
所谓心理防卫,是指面对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尽早获悉,早做准备。
而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必须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及坚持诚实的原则。
对新加坡政府而言,他们认为,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最大风险,不是外部的敌人和灾害风险;而是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而争取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不能靠掩盖和欺瞒,而是靠诚实和透明。
所谓心理防卫,就是让老百姓和政府一样,永远对危机保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在关键时刻,信任政府的决策。
当然,基于地缘环境,基于资源稀缺性,新加坡的安全考验还是任重道远,此外,随着每一届政府换届,未来新加坡政府的执政能力,是否能保障这个国家的安全,也无法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本文不想纠结于新加坡到底安全还是不安全这个结论,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判断,也请各自保留。
但我们谈及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是否安全,其实这个话题并不局限在治安层面,实际上是存在多个视角,多个维度。治安是安全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和谐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需要有防范于未然的警觉,面对负面的社会现象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也需要透明,坦诚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民众持久的信赖。
以上五维安全的定义,联合早报曾经提及,也曾经被新华网转发阐述,搜索关键词 「新加坡 全面防卫」 应该可以搜到,我只是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详细阐述,特此说明。
我猜,我猜啊,今天的文章,肯定很多人还在纠结新加坡是不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