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审查

1 min


文/夕岸

静悄悄的审查

经典抗争政治的学者,一直试图去解决威权统治下镇压与反抗的不稳定关系。镇压不足无法扑灭社会抗议,镇压过度又会反向激化抗议和不满。而一国对反抗者的收买能力,又会对反抗的形式和镇压的结果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

所以,威权政体总在找寻一个最优的平衡点,使其容忍一部分抗议的同时,能保持核心的利益不受到挑战。更重要的是,通过故意释放一部分社会不满,威权国家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信息流通的困境。

民主国家靠选举、媒体和公民社会等勾连国家与社会,威权政权在缺乏透明信息管道的情况下,则是通过低度的社会不满和抗议,收集民间的信息,以进行更直接高效的管控。

这个镇压与反抗的基本逻辑,在数字时代迅速延伸到了与反审查领域。低度的审查起不到阻断和威慑效果,而过度的审查则可能激发大规模的不满。比如完全不封杀境外,“境外势力”的影响就过大了,但是全面封杀,又会打击面过大,牺牲一部分政权支持者的利益。

当政权和民众均将数字技术视为至关重要的沟通与动员时,对其控制权的争夺之战也就白热化了。这种激烈的互动反馈,从各国精细化的网络控制、多元化的网络反抗,就可以反映出来。

那么威权国家对数字技术的控制成效如何呢?在大规模抗议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敏感时期,国家常常采取干扰通讯或关键页面的方式,来阻止人们在线上互联。不幸的是,除个别例外,大部分国家的审查机制太过初级,无法做到选择性屏蔽,所以一些政权在情急之下,就会选择全面断网。然而已有的研究显示,断网作为最极端的信息阻断行为,其噤声效果常常适得其反。2011 年初埃及抗议持续不断,穆巴拉克政权被迫断网断通讯,就让更多人走上了街头。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可以采用的审查手段就高明了许多。正是因为审查的高明,目前的研究往往局限在官方对信息内容的控制上,即检测什么样的网站,内容容易被屏蔽和封杀。两年前,哈佛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一些国家对网站主要审查集体行动的动员,而非抽象的政治批评。这个重要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对信息内容的抓取和研究,却让更多人忽视了更宏观的信息环境问题。官方的策略当然重要,但人们如何回应这些策略,以及这些策略造成的长期现实影响,似乎极少人关注。

倒是民间的观察者们经常思考审查策略的可能影响,不过乐观派和悲观派的结论截然相反。

乐观派认为,审查是一场作茧自缚的慢性自杀,关闭评论功能后,众人纷纷采用转发;封杀一条,更多的行为和谣言出现;关闭了一个网络组,更多网络组生长出来。

悲观派则看到审查机制对普通大众的压制性影响,逼迫人们进行自我审查。自我审查一直是个相当有说服力的论点:威权国家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出一批在信息素养上具有“威权人格”的用户。在铁丝网拦截面前,网民们乖乖掉头,哪怕墙塌都不会向前迈出一步。

几乎所有的论断都能找到部分证据。其实对于非常明确的压制信息,人们的反应可以千差万别,一部分大众会妥协,也有一部分会采取激进化的信息模式加以反叛。乐观和悲观派所争论的核心,其实是面对审查采取妥协和反叛策略的比例。

但双方同时忽略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认识到审查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自然地浏览着网络,我们受制于网络空间的网速、代码和交流对象,而不是那盏时刻亮着的审查红灯。如果审查可以被看做一种数字镇压,其与反审查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实体空间的镇压与反抗还要复杂许多。镇压是一种明确的权力信号释放,审查却既可以大张旗鼓,又可以“润物无声”。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助理教授玛格瑞特·罗伯茨,选择了威权国家的审查策略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第一次考察了网络审查对信息流动的双重影响机制。为了更精确揭示审查与反审查的动力学,她将“人们是否感知到审查”这一点纳入了考量范围。


在官方的审查行为能被明确感知的情况下,在线与实验的结果更符合乐观派的预期。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明确的信息删除只会激发更多的好奇心,引发对同一个话题的进一步搜索,并形成更坚定的反审查态度。而对内容生产者而言,被删帖删文基本无法阻止他们继续创作。平均每一百个博客主,只有一个人会因为审查,而不再评论政治话题。所以,基于明确威慑色彩的审查,常常达不到其期待的效果。

但是除了直接噤声外,网络审查在信息操控上却颇为有效。相比直截了当的该页无法显示,各种更为隐蔽的审查行为,比如减慢网速,填塞垃圾信息,对信息的流通有着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事实上,官方从来没有封死所有的信息流通途径,而只是给不同的信息内容加设了不同的获取成本。

罗伯茨也发现,只要对信息获取稍加门槛,传播速度和规模就会显著降低,而整个过程中,很多用户压根不会意识到网络审查的存在。这个发现和之前无数的消费者调查一致,通过调整不同信息的易接受性,用户的购买行为会随之改变。随着墙的加高,翻墙也愈发成为类似的行为经济学问题: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你是否付得起浏览自由信息的成本。也就是说,如今的审查从“完全不让看敏感内容”,演进到了“你更可能看到非敏感信息”。

纵使这种审查威慑力无法阻止用户表达,也不表示威慑不会客观上阻碍信息流通。从用户对审查的短期反应,来推断信息流动可能受到的影响,可能的误差非常大。因为传播时机和传播网络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内容被删除后又再次发出,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发出,传播效果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是罗伯茨的数据所无法揭示的问题。


即使是前文提到的断网,是不是一定会对非民主政权造成负面的影响呢?断网的时机,线下的动员网络同样是两个可以改变最终结果的核心因素。加之世界范围内的断网与审查案例还都太少,国家间差异又太大,往往一个新案例的引入,就会刷新我们之前的认识。比如最新对叙利亚的个案分析又显示,时不时的断网和信息干预,不仅未激化集体行动,还成了当权者对反对派大开杀戒的好时机。所以,不管我们如何自我安慰,断网与审查的绝对负面影响,一定大于其带来的意外正面效果。

我们并不知道从长远来看,一个压迫性的网络环境如何在各个方面入侵社会的肌理。这种侵蚀可能已经发生,只不过像潜伏的疾病般隐匿。至少在当下的国度,信息控制对社会的主要影响,并非通过审查让人们噤声,而在于通过提升信息获取的成本,潜移默化地操控用户的整个信息获取模式。即使用户的思维方式并未因国家的触手而发生改变,信息的流通也已经受到影响。某种程度上说,有效的审查都是静悄悄的,能被感知到的禁区,都不是真正的禁区。这个事实多少让人感到无奈:我们一边清醒地反抗,一边却清醒地被愚弄。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www.dun.im on November 28, 2015.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为我「鼓掌」给我支持〔可以多拍几下喔〕,给其他人,也可以「Follow」我,让我们为你提供更多优质文章。

Like it?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0
DUN

Choose A Format
Story
Formatted Text with Embeds and Visuals
List
The Classic Internet Listicles
Countdown
The Classic Internet Countdowns
Open List
Submit your own item and vote up for the best submission
Ranked List
Upvote or downvote to decide the best list item
Video
Youtube and Vimeo Embeds